我的账户
铂悦新闻网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铂悦新闻网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铂悦新闻网公众号

铂悦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苹果新品发布会,只开了一半

2021-04-22 发布于 铂悦新闻网

  

  可能是去年秋季3场的线上新品发布过于频繁,2021年的苹果春季发布会,比往年都要略微晚一些。

  但这并不影响,昨晚的一小时线上直播,成为了苹果最近几年中,新品最多的一场春季发布会。

  抛开中国市场买不到的新款AppleTV,之前曝光多次的AirTag,万年不更新设计的iMac,以及传闻中的miniLEDiPadPro终于正式发布。

  AirTag:用最强的技术,做最简单的事儿

  

  AirTag提供的功能格外简单,就是最简单的防丢失。你可以通过这个单价229(四个装779)的小玩意儿外挂在任何你容易丢的东西上,然后把AirTag与iPhone进行简单的触碰进行绑定,就可以在苹果设备的查找app中,定位自己的设备。

  但毕竟苹果以细节狂魔著称,在AirTag这款设备上,也很容易看出,苹果设计的产品体验能有多细腻。

  

  比如一般的防丢器是会通过发出声音来帮你找到设备,而AirTag不但能发出声音,当丢失的设备距离你已经比较近,但你还是找不到时,AirTag还可以通过iPhone11之后所有iPhone所配备的UWB芯片,给你指示设备的方向和与你之间的距离。

  而当你的设备离你距离已经比较远,UWB功能失效,AirTag会使用一种类似于“众包”式的查找功能,与周围别人的苹果设备短暂通讯,并通过别人的设备上传丢失物品的定位,整个过程会完全加密,保证隐私。

  也就是说,某种意义上,只要你带着能联网的苹果设备出门,你就在帮助你所在位置周围的人上报他们的设备位置,帮助别人丢东西的时候能尽快找到,与此同时,别人也帮助了你。这就很乌托邦,对吧?

  

  如果你挂着AirTag的设备已经丢失,你还可以直接把AirTag设置为丢失模式,这样的话当别人捡到你的AirTag,就可以通过手机上的NFC标签,直接获取你的联系方式,在你找到设备前联系你。

  而当有人想要拿自己的AirTag跟踪你时,你的iPhone会发现这一情况,推送消息给你,告诉你,你身上有一个不属于你的AirTag,并让AirTag发出声音,告诉你这个小玩意儿藏哪儿了。

  AirTag电池可以用一年多时间,不用充电,防泼溅,还可以在AirTag表面定制文字或者表情便与区分,非常方便。

  

  其实市面上的蓝牙防丢器产品已经不少,但能做到苹果这套体验的,确实没有,更重要的是,苹果已经把这套查找系统开放给了第三方厂商,如果你觉得AirTag太贵,市面上也有价格更便宜的,苹果认证过的第三方产品可选。这就像当年苹果发布AirPods,彻底改变了无线耳机行业。AirTag这种蓝牙防丢器虽然市场更小众,但苹果提供给行业的体验,无论是设计美感还是功能点,依然是具有相当强的引领性的。

  iMac:设计终于变了

  估计大部分人都知道iMac已经很久都没换过设计,但都已经忘了,这代最为人所熟知的iMac,发布时间已经是12年前的2009年。虽然iMac的造型确实经典,但12年了,即便是豪华品牌的汽车都够换代一次半了。

  好在,2021款的iMac,终于换设计了。

  

  因为用了M1芯片,全新的iMac看上去就像iPad一样薄,机身只有11.5毫米厚,看上去就像个放大版的iPadPro。

  昨晚发布的iMac,只发布了一个24寸4.5K屏幕的版本,屏幕边框更窄,整个机身的性能配置部分就在屏幕的下方。机身的支架看上去就像是之前苹果给XDRProDisplay设计的,单价高达7999的ProStand支架。

  可以这么说,新款iMac,在工业设计层面,依然是一体电脑的巅峰,看起来轻薄但又很坚固。但从我个人层面,我会更希望苹果能把iMac的性能配置部分放在机身后部而并非是屏幕下方,这样还能够提供给用户更沉浸的正面观感。毕竟iMac是个天天用的产品,比起侧面的优雅设计,正面观感更为重要。

  

  但不得不说,在用了M1芯片后,iMac实现了一次从设计到使用体验到大跃进,整机格外轻薄,摆在桌子上占用的空间远比之前小,响应速度和运行速度也有了极大提升。

  更有趣的是,苹果竟然在新款的iMac上,用了类似于之前MacBook产品线上所使用的磁吸式充电接口。用这个设计有两种可能,一种是这代iMac确实太轻薄了,磁吸式充电接口可以避免挪动桌子的时候把iMac拽倒,另外一种可能更大,就是苹果在做一些尝试,在之后的MacBook系列产品线上,久违的Megsafe磁吸式充电也有可能回归。

  

  但很遗憾的是,这次发布的iMac只是个24英寸的版本,取代的是上一代的21寸版本,更大屏幕尺寸的iMac并没有发布,内存最高也只能选到16G。也就是说,苹果给这款iMac的定位,可能只是日常办公,27寸的老款iMac依然在售,想要更大尺寸屏幕,更强性能或者说是独立显卡版本的新设计iMac,显然还得再等等。

  iPadPro:用了M1,硬件又强了,系统呢?

  iPadPro也用M1芯片了,也就是本质上,iPadPro,iMac以及MacBook系列都是一款设备,只不过,iPadPro,即便用上了M1芯片,依然是用的基于iOS的iPadOS,和Mac在区别连最初的那层窗户纸都捅破了,但是在系统上,依然隔着一堵墙。

  

  苹果官网上给新款iPadPro的定义是“终极iPad体验”,确实,新款iPadPro性能太强了,是现在硬件水平最好的M1设备。

  M1芯片功耗控制能力大幅提升,CPU和图形处理性能分别涨了50%和40%。12.9寸版本用了mineLED的XDR屏幕,全屏1000尼特亮度,最高1600尼特,对比度100000:1,之前的屏幕最亮也只有600尼特。整条iPadPro产品线的数据版本都支持5G,USB-C接口支持雷电4,传输速度更快也支持更多扩展,甚至把iPadPro接到苹果自家四万多一套的XDRProDisplay上还支持6K分辨率跑满。前后摄像头也升级了,甚至连机身存储,都能选到2T。

  

  12.9英寸的iPadPro,一款比现款MacBookPro综合配置还要高的iPadPro,顶配售价也顶到了18499元人民币。

  但对于我这样的日常iPadPro极高频使用用户,限制iPadPro的,真的只剩下iPadOS。

  当然,不可否认,可能是从小使用电脑的习惯,让我对已经做了相当多功能改进的iPadOS还不够适应,但对于日常工作流来说,无论是视频工作者还是设计师,iPadPro如果能让系统功能再开放一些,或者甚至是用上macOS,都会体验更好。

  

  苹果没有给新款iPadPro一个明确的开售时间,只在官网上标注了5月中下旬。很快6月初,WWDC就会开始,苹果给iPadPro用上了这么顶的配置,毫无疑问在WWDC上,也会给iPadPro在系统层面一个巨大的提升。

  iPad成为下一台电脑的时代,可能从今年就正式开始了。

  苹果的发布会,其实只开了一半

  看完上面那些内容,你肯定就已经发现了,苹果确实在春季发布会扔出来好几款新品,但发布会,似乎只开了一半。iMac只更新了24英寸版本,iPadPro虽然换了M1新品,屏幕素质直接到顶,但只要iPadPro还用iPadOS,体验就如同开法拉利去买菜,可以,但没必要。

  这些小遗憾似乎都要等到6月份的WWDC之后才能解决。

  去年6月份WWDC上,苹果宣布决定将自家的Mac,转回自家的苹果芯片。结果时间不到一年,苹果就用一款M1芯片,完成了MacBookAir/MacBookPro/iMac/iPadPro这三条大产品线的迁移。

  毫不夸张,这是最近几年,整个消费数码圈最为反叛的事情了。

  谁都想当行业霸主,想领导时代,把电脑换ARM架构的事情,微软已经尝试过两次,windowRT上做过了,失败放弃了,骁龙处理器的便携轻薄电脑也卖得不好。

  但注意,微软失败的原因就在于PC系统上没有移动生态,没有开发者为ARM的windows来开发app,而基于ARM的iPhone和iPad,已经发展处一个每年能牵动5000多亿美元的AppStore生态,Mac作为桌面端系统,去兼容像iPhone以及iPad这样的移动设备app,理论上是非常容易的。

  但原本只在X86架构上运转的电脑软件,需要开发者的支持来进行转变。所以苹果也预测整个的转变过程需要两年时间,现在能做的,是提供给开发者足够的支持,方便开发者在ARM架构的Mac下进行开发。

  2006年,苹果给开发者们准备了Rosetta,方便开发者们从PowerPC芯片过渡到英特尔新品。15年后,Rosetta2作为macOSBigSur中内置的模拟器,让开发者们不用更改架构,就能直接将原本的X86软件适配到ARM架构Mac上。

  这套转变流程,放微软那儿不好使,但不得不承认,因为有比较好的利益分成,鼓励开发者去支持苹果的转变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费劲。因为这样的故事,我们已经在iPhone崛起的这十几年看过一次了,甚至时间往前倒的更久远一点,从第一代Mac作为第一款带有图形操作界面的个人电脑开始,就看过一次了。

  而从去年MacBook产品换了M1芯片后,消费者市场对于M1芯片版本产品的评价格外好,对于普通人,开发者对M1芯片Mac的兼容速度也足够快了。毕竟用惯了Intel的挤牙膏产品,谁都想要突飞猛进的使用体验提升。

  下一步,就看苹果如何把M1芯片,进化出更强的性能,硬件封顶的iPadPro,如何开拓出更多的使用场景和系统开放度。iMac设计变了这么多,下一步是不是就是MacBook系列了。

  哦对,iPhone12还出了个紫色版本,挺好看。

  我会尽快跟大家分享,这波苹果新品的实际体验。


草地漫画 http://www.t730.cn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铂悦新闻网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铂悦新闻网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铂悦新闻网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铂悦新闻网 X1.0@ 2015-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