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账户
铂悦新闻网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铂悦新闻网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铂悦新闻网公众号

铂悦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人积了阴德一定会在身上留下痕迹,看看你有吗?

2021-04-17 发布于 铂悦新闻网
赚钱

  阅读前,请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“每日佛语”,再点击“关注”,这样就可以免费收到文章。完全是免费的,请放心关注。

  人积了阴德一定会在身上留下痕迹,看看你有吗?

  人做善事和坏事,都会在色身上体现出来。比如说阴骘纹,就是讲人积累了阴德,就会在脸上留下痕迹。那如果做了缺德事,色身上也应该会留下痕迹。这个是一定的。

  比如说药师法门里,通过五官,可以看一个财运,父母,子女,福德,寿夭。那一个人命运,是怎么回事呢?这就是业力,就是过去的善恶业,在色身上留下痕迹。可以看清自己,看到自己哪里不足,哪里需要加强。

  而所有的加强修养中,通过身语意,佛教有五戒十善。这个是修的具体方式。用一句话讲,就是做人要修阴德,积累阴德。做阴德,就是带着无求的心,去做善事,也不图回报,不图看好的去做,这就是阴德。

  不管出家在家,做阴德事,都是必须的。天地之间,有股大力量在操控着。当从阴骘纹就可以看出,人做的一切,都逃不过天的眼睛。所以学佛,先积累阴德,很关键。

  刚学佛,不要喊着要去极乐世界,要跳出六道。也不要喊,富贵会害人,不求人天福报。也不要喊:父母子女都是冤亲债主,讨债还债。不要这样子。首先学佛人,要积极。世俗人都懂得积阴德,努力行善,这是基础,学佛人更要做到了。脚踏实地的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,然后不执著,这就是解脱。这也是阴德。做这个比较重要。

  要知道,没有阴德,福报作为修行的稻草。修什么都会着魔呢。古人讲开悟的人,要有九朝天子命,七代状元才。你想看,出一个状元,祖上要积累多少阴德。这样的人,才能开悟。那学佛人,如果福报不够,德行不够,有想要解脱,讨个大便宜,高谈看破放下,这是不好的,更容易入魔道。

  真的要修行,一定要脚踏实地,人活在地上,活在天底下,活在人群中,也活在大自然中。人能离开那样东西?少想着自己解脱,应该多想着帮助别人,这才是我们要做的。那这也是中国人讲的,积累阴德。

  修行很不容易,需要福报,需要德行,也需要别人的帮助。那首先就要去帮助别人,去成就别人。成就别人时,德行自然就跟上。修行方能成就。

  

  何谓阴德?

  人们常说“积阴德”,那么什么是“阴德”呢?

  阴德,就是行善而不为人知。行善而不求人知道的传统美德可能就源于此吧。有阴德的人,上天必将赐福于他。行善出于至诚,不是为了做善人而行善,没有期望获得福报的念头,默默无闻,坚持不懈的时时处处行善,这才是真的积阴德,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福报。

  《易经》云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”这里的“余庆”可不但指自己一身,而是指惠及后世子孙。因此,司马光在家训中曾说道:“积金以遗子孙,子孙未必能守;积书以遗子孙,子孙未必能读;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。”

  在历史上,一人行善积德,惠及子孙的例子比比皆是。以孔子、范仲淹为例,他们的子孙后代经历了多少朝代更替,仍受到人们的尊敬。

  反之,行善而为人知就是阳善了。行阳善的人,能享世间名誉。世间名誉虽然也是福,但却为天地所忌。如果做了点善事便大肆宣扬、沽名钓誉,使名誉超过了实得而浪得虚名,那么这种“阳善”,非但得不到福报,反而多遭横祸。

  此文若有错谬,我皆忏悔,若有功德,普皆回向,愿共修善法,得大自在!~请您转发分享,弘扬佛法,弘扬中华传统文化!感恩你,点个在看
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铂悦新闻网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铂悦新闻网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铂悦新闻网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铂悦新闻网 X1.0@ 2015-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