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账户
铂悦新闻网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铂悦新闻网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铂悦新闻网公众号

铂悦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百年老宅的硬核改造全记录

2021-04-01 发布于 铂悦新闻网
沈飞地板

  

  

  

  房屋外观改造前后对比

  这是一个气定神闲的老上海院落,地处繁华的愚园路上,却能闹中取静,神奇地将身处城市的纠结与紧张情绪从容抚平,让复杂的生活变得简单,又在简单中滋养出鲜活的烟火气。更与科学家钱学森、作家施蛰存、企业家杜重远、演员祝希娟等名人成为跨时代的邻居,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宅,每一平都在抒写属于自己的故事。

  认识设计师

  

  得当设计合伙人团队(左:陈欣雨;右:王俊锋)

  在王俊峰看来,建筑师更像一名导演。在设计里,除了要有创意、会讲故事,更需要懂得调配资源,让设计得以落地,与生活相融合。因为在老宅新生与城市更新项目上的丰富经验,建筑师王俊峰接受“托孤”般,从上一任屋主手里“接过”这栋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宅,为它重塑筋骨、描绘新颜。把历史中的记忆和温度保留下来,结合现代生活中的舒适感与便捷性,打造出老宅重生的新脉络。

  房屋信息

  户型:新式里弄住宅

  使用面积:221㎡

  装修费用:200W

  坐标:上海长宁区

  

  户型图

  01/客厅

  多功能布局尽享“摩登聚会厅”

  _

  Before&After

  

  

  老旧的客厅格局,换上落地玻璃窗后,摩登感瞬间提升。打开天花吊顶,显露出古老的整列梁架,成为客厅里最有韵味的装饰。

  

  客厅墙上挂着的是王俊锋自己的摄影作品,当时他在美国凤凰城一座沙漠图书馆里参观,厚重的耐候板隔出如峡谷般的通道,强烈的阳光被切割出特别的形状,而花园射入室内的光线和照片的内容形成呼应,意境颇为奇妙。

  

  原木矮柜是上任屋主奶奶留下来的物件,这个家的故事线,便是起源于它和一只曾经沪上人家必备的“555”牌座钟。历经流年,两个老物件与这栋三层联排式宅院一样,处处露出质朴又沉稳的基调,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全屋室内设计的配色基调和灵感来源。

  _

  一层空间的特别设计之“超级客厅”

  

  王俊锋想要将在纽约时发起的公益青年建筑师社群“践谈APT”,搬到上海的家中,所以总想在客厅中做点什么。

  一层私密的“家的客厅”,通过移门的移动,拥有私密和公共两种兼容的空间模式。

  在王俊锋看来,现在的许多空间是没有办法以一个非常准确,或者传统的功能体系去定义的。“其实,首先关注的应该是空间的策划,而非具体的设计。”

  

  互不干扰的两套独立动线:第一部分,包括了轻便入户门、厨房和去往二楼起居室的楼梯间,也是让家人畅行的私密动线。

  

  第二部分则是从连接花园的主入口进入,由客厅、客卫和餐厨区围合出的宴客区域,可以设置为高朋满座的欢宴厅。两条平行通道与几扇移门的加设,在不打扰家人日常生活的同时,尽享“摩登聚会厅”的便捷与时尚。

  02/餐厅

  房中房框架最大化释放设计价值

  _

  Before&After

  

  

  上海老式里弄房原本就存在隔音差、保温差、结构疏松等问题。王俊锋在老宅的纵向空间加出6根贯通的立柱,现浇上混凝土隐于墙体,立柱间再横向拉出混凝土楼板覆盖在原地板上,彼此链接形成独立的房中房框架,这样每层楼面仅会增高15公分,视觉上完全不露痕迹,内里却新增了一幅“钢筋铁骨”,支撑起原本疏松的木身,同时也满足现代生活抗震、隔音的需求。

  

  生活在带院子的老宅里,生活中多了几分野趣,随手捡的花枝枯草都能成为风景。

  03/二楼小客厅

  合理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

  

  在“亭子间”外的二楼小露台上喝茶、静思,是主人最喜欢的独处时光。

  

  二层起居室设置了便捷小厨房,一家人的早餐时光可以在这里度过,然后更衣出门,避免了再至一楼用餐的奔波。而一层有社交活动的时候,其他家人也可以在这里就餐,非常实用的功能布局。

  04/儿童房

  明亮色彩让空间更有活力

  

  二楼儿童房的配色明亮而活泼,硕大的玻璃幕墙用来透光,与相邻的二层起居室形成更多互动。

  05/主卧室

  老物件+原木家具彰显质朴沉稳基调

  

  设计师选择用胡桃木色的原木家具与老建筑的原木梁架,形成风格上的呼应,充满了线条感和建筑韵味,像一处处历史切片,被烙印在房子之中。特别是三楼主卧的原木屋顶,整修后的效果更为惊艳。曾经加设的低矮吊顶被去除后,气势恢弘的木结构三坡顶、三叉戟支撑结构、斑驳的砖墙、锈钉、通气口……这些独一无二的老结构直接裸露出来,成为最有味道的装饰元素。过去与现代,在同一时空交汇。

  

  “我不在乎家里装饰物件的数量,而更在意每一件单品的意义。”不仅是建筑师和创业者,王俊锋还有一重身份是iPhone手机全球摄影大奖的金奖获得者。这一次,他将老宅改造中拍下的照片,处理成了新家的大幅抽象装饰艺术品。

  

  更巧妙的是,这些作品摆放的位置,就在当时拍摄所在的地方:孤零零被工人拆卸下的老宅物件,迎上夕阳余晖的瞬间,被王俊锋捕捉,成为二维的装饰画放置于新的房间里……这个家,时刻都在上演着时空交叠的有趣展览。

  

  在看不见的地方打好根基,才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。地暖、中央空调、环绕式音响设备,所有现代系统都如法炮制,藏匿于无形。这个过程劳心费力、琐碎而艰难,但结果堪称完美。

  

  床头背景墙沿用之前户型结构里斑驳的砖墙老烟囱,伴着它入眠,就仿佛枕在了历史上。

  

  床头没有设置床头柜,而是用半高的书柜替代,实用而又摩登。

  

  护墙板也是海派装修风格的特色之一,设计师加入了胡桃木元素,搭配水泥花器和一把青竹,宜古宜今,甚是风雅。

  06/盥洗室

  借由水磨石重现老上海味道

  

  主卫用楼梯转角处原本一整间卧室的面积,最大程度扩充了尺度。四周环绕的水磨石覆面重现了老上海的味道。

  

  顶层洗衣房外的吊灯,是设计师用装修剩余的水磨石板加工定制而成,颇具个性。

  07/花园

  水泥凳配古朴草团简洁不失趣味

  

  天气好的时候,将餐厅搬到户外小花园,格外惬意。

  

  花园里水泥砌筑的长凳,配上古朴的草团,简洁而不失趣味。

  住在如现代盒子般的商品房里,与生活在历史里的感觉完全不同。有机会在近百年历史的老宅里续写惬意的生活故事,实在是令人艳羡的事。如果房东老太太有机会能回到这里,看到老房的变化和勃勃生机,一定也会甚感欣慰。守护了半世纪的家,终究没有错付。

  #编辑推荐

  

  

  

  

  策划/维娜

  摄影/夏小军

  文/ada

  编辑/超楠

  室内设计/得当设计

  以上图文版权归时尚家居杂志社所有,

  如需转载,请后台联系家居君,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
  即可进入【交流群】

  来撩家居君

  设计师投稿通道开启啦!

  无论你是自由设计师,还是设计工作室或机构,只要作品足够精彩,有看点,通通砸过来!

  投稿通道:Kiki_xl_(添加请注明来意)

  
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铂悦新闻网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铂悦新闻网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铂悦新闻网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铂悦新闻网 X1.0@ 2015-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