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账户
铂悦新闻网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铂悦新闻网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铂悦新闻网公众号

铂悦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媒体:公共事件不能成为网络暴力的狂欢

2020-12-11 发布于 铂悦新闻网

原标题:公共事件不能成为网络暴力的狂欢

因确诊前去过多个酒吧,成都新冠肺炎确诊女孩赵某一度陷入网络谩骂之中,姓名、身份证号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悉数被曝光。目前,当地公安机关已锁定泄露扩散赵某隐私者,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。

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,第一时间流调排查以及依法依规披露确诊患者的行程轨迹,对坚决切断病毒传播意义重大。作为病毒的受害者,赵某是否严格遵守了各项防疫规定,需要相关部门调查认定,即便真有责任,也不是曝光其个人信息,进而大贴标签攻击谩骂的理由。在事实并不清晰之时,以“正义”为借口,“人肉揭底”、一拥而上、恶语相向,完全超出了发表意见的正当边界,显然是对当事人的二次伤害。

放眼舆论场,诸如此类的网络暴力时有发生,动机与形式五花八门。有人看到新闻愤愤不平,便居高临下大搞舆论审判,有人生活中遇到些微纠纷,一言不合即公布对方信息,扬言让其“社会性死亡”。互联网赋予个体的“麦克风”与“隐身衣”,被一些人大加滥用,宣泄情绪、损害他人。若任由此风蔓延,舆论场势必乌烟瘴气、戾气丛生,任何人都会面临无辜被“挂”、一“扒”到底的危险。

行于所当行、止于所当止。舆论大可鞭挞丑恶、声援善良,但不能践踏法律红线,让公共事件成为网络暴力的狂欢。对“成都女孩”的谩骂声浪过去后,舆论场上的理性声音、反思声音多了起来:“不要被打倒,无论是病毒还是网暴!”这说明,头脑清醒的人还是大多数。如果说触网之初,人们对个体隐私、言语暴力的观感尚且淡漠模糊,那么随着围观一次次公共事件,也随着相关法律的日益健全,更多人已认识到网暴的可怕之处,也意识到网络发言的边界之所在。

网络暴力如同“消音的枪”,谁扣动扳机,谁就站在法律的对立面。依法发声、“键”下留情,守好对别人的言行边界,也是为自己筑起安全空间。

责任编辑:贾楠 SN245

微博/微信扫码去APP查看


深圳小产权房 http://www.51xcqw.com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铂悦新闻网
    1970-01-01
铂悦新闻网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铂悦新闻网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铂悦新闻网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铂悦新闻网 X1.0@ 2015-2020